环宇汽车卖场中,有不少新能源二手车正待售卖。
1961.42万辆,历史新高!这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不久前公布的2024年国内二手车买卖量数据。今年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下,全国二手车买卖量预计将初次突破2000万辆大关。
在整体数据中,有一个细分范围值得关注:新能源二手车买卖量达112.85万台,同比增长47.9%。
自新能源汽车兴起以来,其二手车买卖问题就饱受争议,“不保值”“不好卖”“问题多”等看法广为流传,甚至在一定量上影响了买家选择和购买新能源一手车的意愿。在重庆二手车交易市场,新能源汽车的表现怎么样?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保值率提高:知名品牌逼近燃油车
巴南区八公里,集聚了多家二手车企业,重庆环宇车辆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3月8日,记者在环宇汽车二手车卖场看到,一排排汽车整齐摆设,不少市民正在看车。据估算,现场有60余台二手车,其中新能源车有15台。价格方面,一辆原购买时间为2024年8月的二手理想L8 Pro,其价格为28.99万元,比新车的官方网站官方报价实惠了3万元左右;一辆原购买时间为2024年5月的特斯拉Model Y,价格为20.98万元,比新车的官方网站价格低5万元左右。
“这两年,驰名品牌的二手新能源汽车其实挺保值的。”环宇汽车总经理助理侯波介绍,从环宇汽车的销售状况来看,特斯拉、比亚迪、理想、问界、小鹏等品牌的车型,价格波动愈加小,而且卖得非常快。
事实上,全国的新能源二手车报价都呈现出这一趋势。去年十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整体看新能源二手车的价格已经趋于稳定。瓜子二手车交易平台数据显示,新能源二手车的整体表现正在逐步向燃油车靠拢,譬如华为旗下的鸿蒙智行首年保值率高达86%,均价为29.72万元;乐道、理想、腾势的首年保值率维持在80%以上,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品牌的二手车报价也相对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拥有庞大“粉”群体的小米,其新车发布后广受追捧,但产能有限致使整体出货量不足,不少买家买车要排队几个月甚至一年。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让小米汽车的保值率出现了倒挂现象,其首年保值率达到102%,均价为28.93万元。
“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决定其保值率的逻辑和缘由其实是一样的。”侯波介绍,一款车是不是保值,最重要是什么原因它的市场保有量和受青睐程度。特斯拉的Model Y是现在全球销售量最高的单一车型,其车型的保值率也是二手新能源汽车中最高的。根据这一逻辑,比亚迪、理想、问界等车型保值率愈加高也就司空见惯。
二手车交易市场:新能源车或成主流
“以前新能源二手车报价波动大,稍有不慎就可能赔钱。”环宇二手车经销公司总经理廖承龙回忆说,2023年,环宇汽车便开始探索新能源二手车的业务并设置了专门买卖新能源二手车的卖场,哪个知一年下来亏损不少。另一家二手车企业的职员对此也深有感触。他回忆道,自己曾用29万元的价格回收了一台驰名品牌的新能源二手车,迟迟卖不出去,价格一跌再跌,最后只能以20万元卖给主机厂。
不过,这种情况从去年起就少了不少。汽博中心副总经理何非介绍,中心不少商户都在从事新能源二手车的业务,虽然去年的整体收益还不如燃油车,但基本没听说出现亏损的状况了。
廖承龙也表示,环宇汽车去年调整了新能源二手车的方案,舍弃专卖场的同时控制总量,重点回收知名品牌的车型。伴随保值率的提升,环宇汽车去年在新能源二手车上就没再亏损了。
“新能源汽车是将来趋势,就算目前收益低、风险大,但大家还是要提前布局。”廖承龙介绍,去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47.6%,同比增长12%,其中下半年连续5个月渗透率均超越50%。这样来看,新能源汽车已渐渐成为国内买家的主流选择,也将成为二手车交易市场的主流,若不“未雨绸缪”,后面非常可能被同行超越。
出口量逐年增:在海外受青睐
条条大路通罗马。在重庆汽车商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二手车专家陈嘉智看来,新能源二手车还有一个非常不错的路径:出口。
陈嘉智介绍,从2024年下半年起,国内已有不少二手车出口企业将目光瞄准了新能源范围。“去年就有不少企业采购了包含长安逸动460EV、东风风神、比亚迪秦等主要用在国内网约车范围的车型,卖向海外,收成颇丰。”陈嘉智说。
重庆环宇汽车董事长助理付一很认同这一方法。他介绍,环宇汽车是重庆拥有二手车出口资质的企业之一,去年就出口了2000多台新能源二手车。
他介绍,国内的一些低端车型,主要用在网约车、出租车等范围,这类车在国内二手车交易市场几乎无人关注。但在东南亚、中亚等区域,就会有人购买并同样用在物流、出租车等范围。将来,伴随新能源汽车在更多国家兴起,这一市场也会愈加大。
市商务委外贸管理处处长李国田则表示,现在我市已累计出口二手车超越1万台。伴随我市加速塑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重庆新能源二手车出口量会愈加多,将成为我市外贸出口的增长点之一。
两个问题待解决
1 测试
缺少技术和经验
拿不出权威报告
据悉,专业合法的二手车交易市场,为了确保买家的权益,都会对回收的汽车进行第三方评估,然后出具详细车子的状况报告。这有益于企业对其定价,也能让买家更直观地知道其车子的状况。
燃油车进步多年,三方测试已很成熟,相应报告也全方位透明。但新能源汽车刚刚兴起,在测试方面缺少技术和经验,也拿不出让各方都认同的权威测试报告,尤其是电池测试。
重庆汽车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学勤表示,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商不一,类型多,缺少标准。而在测试环节,不少品牌都没下放电池的测试权限,这会让买家对汽车安全性、经济性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对新能源二手车的购买。应该扩大新能源二手车的测试范围,争取做到新能源二手车每车必检并出具相应测试报告,让有意购买新能源二手车的买家放心购买、安心用。同时,职能部门应该与保险机构协商颁布新能源二手车电池或整车质保保险商品,让新能源二手车买家也能有相应解决方法。
好在,国家在着手解决问题。今年1月,商务部等8部委明确,要支持二手车经销企业加大主体培育和品牌建设,主动提供汽车质保服务。同时,支持第三方二手车信息查看平台建设运营,探索新能源二手车测试和估值技术,塑造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权威二手车测试机构,提高二手车测试结果公信力。
2 权益
品牌方认人不认车
二手车用户难享权益
汽博中心副总经理何非介绍,不少新能源汽车品牌都会为“首任用户”提供售后权益,譬如电池终身质保、不限次补胎、终身流量免费等。但若是新能源二手车用户,非常可能没办法享受这类权益,或只能享受部分权益。
“简单来讲,就是品牌方认人不认车。假如你这辆车换了用户,那相应的权益就没了。但燃油车就基本没有这个问题。”何非说。
陈学勤表示,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市场会倒逼品牌商改变方案,自然也会调整用户权益出售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