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杭州的王师傅在二手车交易市场看中一辆标价 20 万的别克君越,卖家信誓旦旦称 “全车原版原漆,仅上下班代步用”。王师傅虽有的疑虑,但看到车身外观没有明显缺陷,便爽快付了款。
哪个知开了不到一个月,汽车忽然出现刹车失灵、方向跑偏等问题,送去 4S 店测试后震撼发现:
这辆车曾发生过紧急追尾事故,纵梁修复、气囊更换、变速箱大修记录一应俱全,妥妥的 “大事故车”。经业内人士估算,此类车子的状况的汽车实质价值最多 17 万,王师傅悔不当初:“如果提前查了出险记录,何至于花冤枉钱!”
2、为何说查出险记录是二手车买卖的“必学课”?
识破“美颜滤镜”,还原汽车真实历史
二手车交易市场不乏“精修神车”—— 通过钣金喷漆掩盖碰撞痕迹,用调表器篡改里程数,但事故致使的理赔记录却永远没办法删除。
出险记录就像汽车的 “体检报告”,详细记录了事故时间、损伤部位、修理项目、更换配件等核心信息。
譬如前保险杠更换可能只不过小剐蹭,但假如涉及发动机舱修理、底盘变形等记录,就要警惕是不是为影响安全的重大事故。
防止“暗病车”,减少后续修理本钱
未查出险记录的用户,总是会在提车后遭遇“连环坑”:看上去光鲜的外表下,可能藏着未修复的变速箱顿挫、隐性漏油等问题。
曾有用户购入未查记录的二手车后,半年内陆续花费 5 万元修理变速箱和悬挂系统,等于车价的 20%。而出险记录中若显示多次因同一问题理赔,足以说明汽车存在设计缺点或修理不彻底,为用户敲响警钟。
学会议价主动权,防止价格虚高
一辆正常车子的状况的二手车与事故车之间的差价可达数万元。若提前查到出险记录,用户可依据损伤程度合理杀价。
比如一辆曾发生过火烧事故的汽车,即使修复完好,其残值也会比正常车低 30% 以上,查记录能让用户在谈判中 “有理有据”,防止被卖家牵着鼻子走。
3、面对面告诉你查出险记录,这 3 个办法超实用!
公众号查看:雨点查车,3 步解决
这是现在最便捷的查看方法之一。打开微信,搜索“雨点查车” 公众号并关注,点击菜单栏 “事故记录查看”,按提示输入汽车 VIN 码和用户手机号,支付少量查看成本后,系统将迅速生成包括交强险、商业险的全量出险记录,覆盖事故详细情况、修理厂信息、理赔金额等重点数据。
注意:需确保信息与车管所登记一致,若汽车刚过户,建议等待 1-2 个工作日再查看。
保险公司查看:适用于已知投保企业的状况
若卖家告知汽车目前投保的保险公司,可直接拨打客服电话,提供车牌号和车架号申请查看。但应该注意,该办法仅能查到在这家保险企业的理赔记录,若汽车历年投保公司不同,需逐一查看,耗时较长。
车管所 / 交警大队:获得事故处置记录
部分区域的车管所可提供汽车事故处置档案查看,需携带用户身份证、汽车行驶证原件前往窗口申请。不过此渠道主要记录涉及交警介入的重大事故,小剐蹭的私了理赔可能没办法体现,建议与其他办法结合用。
4、查记录时的 3 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别踩坑!
警惕“洗白” 记录
极少数不好的企业会通过“关系” 删除部分出险记录,建议同时查看修理保养记录,若发现某时段修理记录缺失但里程数正常增长,需高度怀疑记录被篡改。
关注“隐性损伤” 关键字
查记录时重点注意“纵梁”“A 柱 / B 柱 / C 柱”“气囊”“变速箱”“发动机” 等关键字,若这类核心部件有修理或更换记录,无论卖家怎么样讲解,都建议舍弃购买,由于结构性损伤会直接影响汽车安全性。
核对出险时间与汽车年限
若一辆 3 年汽车年限的汽车,第一年出险 3 次以上,需警惕是不是为 “试开车” 或 “出租车”,这种汽车用强度大,残值一般低于正常私家车。
5、写在最后
二手车买卖本就存在信息不对称,查出险记录不是对卖家的不信赖,而是用专业方法守护我们的权益。正如资深车商所言:“敢叫你查记录的卖家,才是真底气。” 建议所有用户将 “查记录” 列入买车必经步骤,花几十元查看费,换几万元的安心,这笔账,非常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