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3 月 15 日消息,据每天经济新闻报道,新能源汽车补能问题正在困扰着一些用户。有用户表示,目前充电桩怎么收费和交费方法复杂多样,遇见问题也非常难准时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仍在持续。
中国充电网盟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目为 1281.8 万台,同期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 3140 万辆。以此估算,国内新能源汽车对充电桩的占有率约为2.45 辆新能源车拥有一根充电桩。
报道提到,一位特斯拉用户在北京区的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充电时发现,充电半小时成本达 80 多元,其中服务费比电费还高。具体如下:
充电成本约 80 元:电费 30 元、服务费 50 元
电费单价 0.83 元,服务费单价 1.36 元
目前大部分充电站的收费项目包含充电费、服务费和停车费,在用电高峰期,部分区域还会实行分时电价政策。除此之外,不同运营方对“超时占用费”和“服务费”的怎么收费各不相同,特别是建设在人流量较大商圈附近的充电桩,其服务费更贵。
报道指出,在收取服务费、停车费方面,国内尚未设立统一的全国性技术指标、行业准则或法律法规来约束和监督充电桩收费,有关成本主要由地方政府和市场调节。比如,海口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费实行政府官方报价管理,上限标准为 0.65 元 / 千瓦时;而北京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充电服务费已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充电设施运营企业依据市场供需和运营本钱自主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