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测试
制动测试一般包含制动力、制动力平衡需要、制动协调时间、车轮滞阻力和驻车制动力等。
1、制动力
制动力的测试需要有:汽车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比率为空载大于60%,满载大于50%;而且,主要承载轴的制动力与该轴荷的比率为空载大于60%,满载大于50%。
制动力一般可使用路试的办法进行检查,具体的办法是:选择平坦(纵向坡度不应大于1%)、硬实、清洗、干燥且汽车轮胎与地面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检查汽车是不是漏气、漏制动液,充气压力指标在600kPa左右,双手轻扶方向盘,将行车速度提至40km/h左右后,紧急制动,正常状况下汽车不能有明显的偏头、甩尾,两前轮与两后轮的压拖痕长度及颜色的深浅应基本一样。对装有感载阀、比率阀和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其压痕应基本一样。若有明显的偏头、甩尾,压痕长度和颜色深浅不同,需要进行调整或维修。严格来讲,不应以拖、压印痕而要以制动距离来判断是不是合格,但按国际规定的制动距离来判断尚有肯定的困难。这里推荐一个浅易办法:即在试车道旁设置一根标杆,当汽车行驶到标杆处,立即紧急制动直到汽车停止,如此标杆到停车地方的距离就是制动距离(这里包括了制动协调时间所行驶的距离)。按规定,一般汽车制动初速度为30km/h时,空载制动距离应不大于9m,汽车任何部位不能超出试车道的宽度(即3m)。
2、制动力平衡需要
制动力平衡的测试需要是:前轴左右轮制动力差不大于该轴荷的5%,后轴左右轮制动力差不大于该轴荷的8%。
制动力平衡的检查一般是与制动力检查同时进行的,路试时,假如汽车出现明显的偏头或甩尾等现象,一般都是制动力不平衡所引起的。
3、制动协调时间
制动协调时间是指在紧急制动时,从踏板开始动作至汽车减速度(或制动力)达到标准中所规定的汽车充分发出的平均速度(或所规定的制动力)75%时所需的时间。制动协调时间长短与制动距离有着直接的关系,制动协调时间越长,则制动距离也就越长。
制动协调时间过长的重要原因是制动系各部件间的间隙过大,如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制动鼓与制动蹄片间隙等。汽车在送检前必须要按规定进行检查和调整。
4、制动滞阻力
车轮的滞阻力通俗地讲就是制动发咬或制动拖滞。进行制动力测试时汽车各轮的滞阻力不能大于该轴荷的5%;判断滞阻力是不是过大的办法是:路试后,检查各车轮制动鼓是不是过热,假如四轮都过热,则说明制动控制系统有问题;假如某一轮过热,则可能是该轮的制动器有问题。
导致车轮滞阻力过大的可能是为了使制动力或制动力平衡达到需要,有意调小制动力较小的车轮制动器的间隙,结果导致制动力提升不多,反而使制动器发生拖滞。
测试过程中,有些汽车车轮制动鼓并